“420读书计划”助推“双导师制”——经济系本科生顺利开展2021年第3期(总第12期)经典阅读分享活动

2021-11-09  Clicks:

2021年11月1日下午四点,经济系学术导师黄立君副教授带领她所指导的本科生线上(腾讯会议)召开“420读书计划”经典阅读分享活动。参加本次读书分享的学生有:2019级的李佳静、刘佳鑫、李睿鑫、杨济玮;2020级的冯艺帆、梁卫潇、吴佳潞。

bed59c6ea079fb89011959061413e60

在读书分享之前,黄老师询问了大家在过去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介绍了刘佳鑫同学成功获批北京市创新训练项目的经验,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积极并勇敢地向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

在接下来的读书分享中,2019级李佳静同学报告了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共同完成的著作《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除了作者生平和著作的主要内容,她特别着重介绍了第一章的统领性作用,即作者在第一章提出的两种观点:“承认‘贫困陷阱’”和“不承认‘贫困陷阱’”,而后她总结出作者对贫穷问题不同方面的展开实质上就是在探讨援助是否会改善人们贫穷的状况。接下来,她分别就穷人的食物问题与穷人的谋生手段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李佳静同学还运用本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的扶贫工作进行了自己的阐释。

2020级冯艺帆同学分享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她本次介绍的重点在于《资本论》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阅读方法。她通过几个故事的讲述,生动地阐述了《资本论》创作的背景,并且通过对相关文献和作品的阅读,她认为就阅读而言,因为《资本论》的逻辑非常严密,所以应该连贯地读,按顺序读,不要跳读。

2019级刘佳鑫同学阅读了米尔顿·弗里德曼撰写《货币的祸害》。他选择了书中一个有趣的例子——雅浦岛的故事展开叙述,通过对例子的分析引出了结论:人们对于货币的观念往往是建立在神话、习俗的基础之上的,货币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信用关系而不是商品的价值。

2020级梁卫潇同学读的是德隆·阿西莫格鲁教授和詹姆斯·A.罗宾逊教授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她总结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是认识到美国与其他国家贫富差距为什么存在以及它们由什么引起,从而思考如何改进仍旧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的生活。梁卫潇还为大家介绍了包容性政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汲取性政治制度和汲取性经济制度等概念,并结合国家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2019级李睿鑫同学阅读的是池田信夫的《失去的二十年》。他认为这本书提出的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萧条的原因有三:首先,“三驾马车”没有动力,“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出口情况恶化;国内高赋税限制了内需的扩大;官僚社会体制下,政府盲目投资基建工程,没能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其次,银行信用体系崩溃,泡沫经济的破灭使银行有了巨额不良债权,而随着各大银行丑闻的曝光,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最后,日式公司人事制度失灵,日本沿用多年的“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制度已不能适用现在信息产业中国际分工的构造变化以及新兴国家制造的超低价冲击,但是劳资双方对改变人事制度都显示出极度的恐惧。在分析完以上原因之后,李睿鑫同学还结合恒大的案例对我国房地产产业进行了思考。

2020级吴佳潞同学阅读了理查德·A·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她给同学们介绍了波斯纳提及的经济学的推理本质以及经济学的三项基本原理,即需求规律、替代价格或机会成本、市场交换下资源总会趋于其最有价值的使用,进而介绍了波斯纳倡导的法学研究既要关注公平,也要关注效率的主要思想。她还对波斯纳如何回应学术界关于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质疑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2019级杨济玮同学分享的是郑永年所著的《中国模式》,这是他第二次阅读本书。杨济玮同学主要向同学们分享了作者的研究逻辑。他认为作者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中国模式的文明性,中国历史悠久,积淀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文化,因此形成了中国模式的核心,即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模式;第二个层面是中国的改革模式,作者通过经验观察,得出结论中国改革要分三步走,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后政治改革;最后作者从具体的政策层面来谈论中国模式,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政策,例如“抓大放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本次读书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不时点评。黄老师肯定了同学们联系实际和拓展阅读的能力,也指出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相信读书分享活动的一次次成功举办,同学们能从不断的阅读中提升自己,对经济学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从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文/经济系本科生2020级:冯艺帆
图/经济系本科生2019级:杨济玮

上一条:【考试通知】<第11周> 本科生选修课期末考试安排
下一条:【考试通知】<第8周> 本科生选修课期末考试安排

Close